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

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

一份不能确立价值的报纸(下)

一份不能确立价值的报纸--越来越国阵的星洲日报(下)


作者/林宏祥专栏 May 12, 2009 09:31:28 am



2008年3月8日的政治海啸袭卷以后,选民终于尝到“用手中一票狠狠教训霸权”的快感。我有好一段日子一直在冷笑,国阵固若金汤的政权可以垮,区区一个《星洲日报》难道就能永霸天下?如果五年一票可以拉倒国阵,每天早晨读者口袋里的马币1元30分,难道会更难吗?
天涯剑客大可引述我的话,论证我“对《星洲》不友善”,“充满傲慢与偏见”;但是,让我把话说开--《星洲日报》百万读者绝大部分愿意看到国阵垮台,原因无需在此赘述,而我将论证“一报独大”的《星洲日报》如何变得越来越“国阵”,就连报人的嘴脸也与国阵政客无异。


与纳吉惺惺相惜

自安华2004年出狱后,国阵在传统媒体上施展全面封杀的策略。换句话说,这名曾经呼风唤雨的前副首相、现任在野党阵线共主,在主流媒体上绝迹,出狱后即“从人间蒸发”。后来,安华游走国内外,大肆抨击“新经济政策”,倡议以“新经济议程”取而代之,触动了巫统的神经线。

随后,铺天盖地的抹黑,排山倒海而来--“马来人叛徒”、“华人傀儡”,只有标签,没有内容。安华反对“新经济政策”的论述,报纸上只字不提、荧幕上只影不见;巫统群雄一哄而上,拔剑出鞘,嘴里尽是“叛徒”、“傀儡”、“犹太人间谍”的斩杀口号;安华抛出的论据、阐述的道理,统统沦为谩骂、诽谤、污蔑、不懂感恩……

反对媒体垄断的文章,已结集成厚达292页的书籍--《黄丝带飘扬 2006马来西亚反对媒体垄断运动实录》。“谩骂”《星洲》不专业,非新闻系本科出身的黄业华,用逾3000字解剖2006年11月4日《一批青年请愿本报代转备忘录》的437字报道(右图),如何违背新闻里最基本的5W1H写法;“欺上门来”的学记(注一),用2163字的宣言,来阐述反对垄断的理由;草莽如我,“辱骂”郑丁贤避重就轻,也写了不止一篇可能已经被翻译的文章……

从2006到2009年,从迪斯尼乐园的笑面猫,到蒙面献丑的天涯剑客--面对批判时,就只能“谩骂”批评者“谩骂”,只字不提批评者“谩骂”的内容。在这份迪斯尼媒体里,“动物”可以笑面猫、斑点老猫、大恐龙、大肥象、指鹿和唐老鸭等面具出现,偏偏《东方日报》、《独立新闻在线》与《当今大马》,就只能是没头没脸的“某报纸”、“某网站”--纳吉在过去一段期间,是以“那个人”称呼安华的。

随后,“网络评论人”终于有了“名字”,却没有“内容”。天涯剑客点名林宏祥,就这么一句“……却以《面对面的侧写――他还没脱裤,你就叫床了》谩骂星洲日报。文章充满傲慢和偏见。”那倒也罢了,自认《与纳吉面对面》“这篇文章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,不亢不卑”--又是一撮“只有形容词没有名词”的句子,竟然还将自己的判断强加在读者身上--“相信那些看了这篇文章的读者都会有同感”,“客观”得叫人叹为观止。

这让我想起2007年4月13日马六甲马接(Machap)州议席补选结果揭晓当晚,时任副首相纳吉连声否认贪污、在军购中惠及朋党,且数目高达马币九亿元的指责。面对政敌抛出的文件证据、回应记者锲而不舍的追问,他仗着补选胜利之势,一脸得意地说:“选民不相信……那个指责不确实,而选民也不相信。”【点击:否认指责回避会否起诉安华国阵支持者起哄阻记者提问】

翻阅《星洲日报--历史写在大马的土地上》第209页,就知道刘鉴铨如何回应对手的指责--“……所幸这5年来,我们的发行和广告量不跌,反而增长,口碑很好,读者依然支持和爱护《星洲日报》……”。从世华媒体高级顾问,到蒙面与读者坦然沟通的天涯剑客,再到国阵主席纳吉--脑袋搁着的,原来是同一套逻辑。

我们终于可以理解,何以《星洲》高层与纳吉面对面时,会有一种“识英雄重英雄”的惺惺相惜……

与国阵言行论调一致

面对集会群众,掌握国家机关的纳吉出动水炮车与催泪弹,“砍树办花综”的张晓卿则把两辆拖格罗里搁在总社门口;国阵领袖的经典答案是“示威者该用适合的管道表达意见”,《星洲日报》高级广告营业专员舒庆祥则说“……他们选错了宣泄的地方。他们还有其他管道表达他们的意见……”(注二)。

面对大专生追求民主自由的诉求,国阵领袖一贯的说词是“大学生被在野党利用”,“大专学府已被政治化”;面对反垄断的学记,《星洲日报》则有廖燕芳疾呼《不要将学生记者卷入漩涡》,感叹:“……没想到《东方日报》和《独立新闻在线》攻击张晓卿购买南洋报,竟然也把《学海》学生记者拉下水……”(注三)。

面对宣布拨款时鼓掌、投票时唾弃自己的选民,新任副首相慕尤丁埋怨“(华裔选民)似乎没有感恩”;面对《星洲日报》的批评者,舒庆祥不解问道:“他们怎能如此对待一向为华社服务,为华社讲话的《星洲日报》”(注四);数日以后,《沟通平台》的“读者”吴建华依然未解惑:“他们怎能这样对待《星洲日报》,欺上门来?《星洲日报》这些年来为华社做了这么多好事!”(注五)

面对批评者,国阵领袖痛斥“为反对而反对,毫无建设可言”,胸襟稍微宽阔者则偶尔开腔反邀批评者“与其在外批评,不如加入我们,在体制内改革”;吴建华的远房亲戚亦是如此认为:“那些骂《星洲日报》的人,问问自己又为华社做了什么?”认为“批判稳赚不赔”的陈慧娇也释放“善意”写道:“至于那些质疑我们做得不够好的人,应趁时加入主流媒体,去除在场外喧嚣、看热闹的行列,才能深刻体会在这样的时势下,到底能不能打造所谓的评论英雄。”(注六)

……

无法确立价值的评论

本来在“言论自由”的前提下,任何人都有发言的权利;在“民主”旗帜下,任何人都可以选择亲国阵、亲民联,或者保持中立。然而,“言论自由”不代表对方没有权利质疑、反驳你的言论;“中立”不代表各打五十板,自我陶醉在“劈劈啪啪”的杂声里,以为自己的文字铿锵有力。

林明华故可撰文《强势政府并非万灵丹》,但请他不要回避“强势媒体是不是新闻自由的万灵丹”的问题;他语重心长坦承《民族感情不能超越民主价值》,但张晓卿当初收购南洋报业控股,不就是把“民族感情”当润滑剂挤出来吗?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,民族感情是否能超越新闻自由的价值、媒体相互竞争的生态?

郑丁贤当然可以在《政府往前走》的时候,用整个专栏的文字“肯定它、鼓励它”,然后“沟通平台”外加黄怀乐《对事不对人》的回音--纳吉一个小动作换来几个版页篇幅的美言,翻起来尽是有风的掌声;但是关于国阵主导的霹雳议会政变,陈慧娇郑丁贤却把评论悄悄塞在台湾立法院门缝中,让我们见证原来这就是“政府做错了,就必须批判它、纠正它”的平衡、客观与中立。

然而,《星洲》会如何辩护呢?我们走钢线、我们踩地雷、我们砸饭碗。

于是,林明华和读者的差别只在于,读者把马币1元30分交给《星洲日报》,以支付薪水让林明华“看乱局,望民主”,“发现新大陆”般地领悟小学生本就懂的“人不转,地球转”的原理,呼吁读者“为这个国家共同祈祷”;《冷看泰国,思索大马》以后,模糊扮高深地抛出“历史,值得我们等待”的结论。

等待的,是命运

身为读者,为什么我需要让评论人把故事重新叙述一遍,然后告诉我“好戏在后头,大家拭目以待”?又或,评论人把读者心中的梦想写出来,然后要读者跟他一起祈祷?

我极度排斥,用时局未来的演进去考验“政治人物的智慧”;朝野相争时,我不认为人民的角色永远只是夹在中间,看林明华施展各打五十大板的绝招,然后告诉人民:你是输家!

今天很吊诡的情况是,《星洲日报》的评论人不断在文字上堆砌“梦想的伟大”、满纸振奋的拳头高呼“明天还有希望”,甚至飘洋过海从南到北劝勉留台生“……受挫感和焦虑持续下去,并不会改变现状,反而会促成‘自我实现’的现象”。

但是,回到现实中,踏在最基本的“向强权说真话”的底线上,评论人的双脚抖得厉害,只有拔腿而逃、却没有向前冲刺的力气。当黄进发与《煽动法令》的暴力面对面时,那些在郑丁贤笔下“活在怨叹之中”的留台生,已在异乡发起“507黑衣抗议行动”。除了脸上那撮还是黑色的胡子勉强可以拿来支持黄进发,郑丁贤在黑潮中的沉默,已把自己摆到舆论界里尴尬的定位。【点击:故乡和异乡】

结语

我完全不在意,如果《星洲日报》今天执迷不悟地坚信,第一大报销售量高居不下,是因为“比较敢说话”;诚如国阵自认获得大多数选民支持,是因为“比较勤政爱民”一样。

让我提醒你,国阵走到今天,最尴尬的窘境莫过于“任何言行都让人民听不下去、看不下去”。我可以预示有一天,《星洲日报》对国阵政府提出的尖锐批判,会让人误以为“为了避嫌而逢场作戏”;对国阵政府的赞言,即使是公平的,都将遭致难堪的指责。

那一天来临时,你在世华媒体任何一个单位里,所写的每一个字、所拍的每一张照片,还未刊登就已是垃圾。你的工作除了月底户口里的数字,就没有其他满足感了。届时你要跳槽又像民政党这样,不知自己如何生存;继续留下,又不懂为何而战?

你可以基于网络媒体无法取代报纸,而拒绝思考这一天的到来。关于网络媒体无法取代印刷媒体的看法,我必须承认--我是赞成的。不为什么,只因至今我都不曾看过有人用网络媒体来包臭鱼头。

后注:

注一:2006年11月7日《星洲日报》,黄建华撰文《我理解老星洲人的感受》。原文:“我的一位远房亲戚是《星洲日报》的老职员,她昨天跟我谈起《星洲日报》的事情,语带委屈说:“他们怎能这样对待《星洲日报》,欺上门来?”

注二:2006年11月3日《星洲日报》,舒庆祥撰文《怎能如此对待<星洲日报>!》

注三:2006年11月9日《星洲日报》,《学海》第10届雪隆区学生记者联谊会主席廖燕芳发表题为《不要将学生记者卷入漩涡》的文章。【点击《当今大马》:只有10个学记不满《星洲》】

注四:2006年11月3日《星洲日报》,舒庆祥撰文《怎能如此对待<星洲日报>!》

注五:2006年11月7日,吴建华撰文《我理解老星洲人的感受》

注六:2009年4月14日,《星洲日报》高级专题作者陈慧娇撰文《批判之后,我们还能做什么?》

林宏祥是自由撰稿人。

没有评论: